一、CE IVDR认证的背景与意义
IVDR的推出是为了解决原有IVDD指令的局限性,尤其是在高风险产品监管和临床证据要求方面的不足。新规将体外诊断设备的风险分类从原来的“通用”“自测”“专业用”三类扩展为A、B、C、D四个等级,其中D类为最高风险等级(如HIV或乙肝病毒检测试剂)。这一分类体系更加细化,确保高风险产品受到更严格的监管。
二、IVDR的主要变化
1. 风险分类更严格:新规基于国际通用规则(GHTF)对IVD产品重新分类,约80%的IVD产品需要经过公告机构(Notified Body)的审核,而此前这一比例仅为20%。
2. 临床证据要求更高:制造商需提供更全面的临床性能数据,包括科学有效性、分析性能和临床性能。对于高风险产品,还需进行上市后临床跟踪(PMCF)。
3. 加强透明度与可追溯性:通过欧盟数据库(EUDAMED)实现产品信息的公开化,涵盖UDI标识、经济运营商信息等。
4. 供应链责任更明确:进口商和分销商需承担更多合规义务,确保产品符合IVDR要求。
三、CE IVDR认证的关键流程
1. 产品分类确认:根据IVDR Annex VIII确定产品的风险等级。
2. 技术文件准备:包括产品描述、设计文件、风险分析、临床评估报告等。
3. 选择公告机构:对于B、C、D类产品,需由公告机构进行符合性评估。
4. 质量管理体系(QMS)审核:确保符合ISO 13485或IVDR附录IX的要求。
5. 上市后监督(PMS):建立持续监控机制,收集产品使用数据并及时报告不良事件。
四、企业应对建议
1. 尽早启动合规计划:由于公告机构资源有限,建议企业提前布局,尤其是高风险产品。
2. 优化临床数据管理:与医疗机构合作,完善临床性能研究设计。
3. 利用过渡期政策:IVDR为部分产品提供了过渡期(最长至2027年),企业需合理规划时间。
五、未来展望
IVDR的实施标志着欧盟对体外诊断设备的监管进入新阶段。尽管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成本,但从长远看,它将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,增强消费者信任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只有充分理解新规要求,才能顺利进入欧盟市场并保持竞争力。
通过以上分析,我们希望为IVD行业从业者提供清晰的合规路径,助力企业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