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主页 > 认证资讯 > 认证知识

EN 1279标准指导下中空玻璃的气密性测试与CE合规要求

发布时间:2025-05-24人气:

中空玻璃作为现代建筑幕墙的核心材料,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节能效果与安全性能。EN 1279作为欧盟中空玻璃的核心标准,对产品气密性提出了系统化的测试要求与合规框架。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标准的技术要点与CE认证的关联性。

EN 1279标准将中空玻璃性能测试分为六个部分,其中第三部分专门规定气密性测试方法。测试采用氩气渗透法,要求样品在温度23±2℃、湿度50±5%环境下,通过质谱仪检测氩气年泄漏率。标准规定A类产品(预期寿命≥25年)的泄漏率不得超过1%/年,这相当于每米密封边长年泄漏量≤0.25cm³。测试需持续28天,前7天数据用于计算初始泄漏率,后21天验证稳定性。

CE认证过程中,气密性测试需结合EN 1279-3与EN 1279-6(工厂生产控制)共同实施。制造商必须建立持续监控体系,包括:原材料批次检验(密封胶含水率≤0.5%)、间隔条折弯精度控制(角度偏差≤0.5°)、分子筛吸附能力测试(≥20%吸水率)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CE标志必须与DoP(性能声明文件)编号同步标注,且字体高度不得小于5mm。

实际应用中,2019年德国某认证机构案例显示,采用复合密封系统(丁基胶+聚硫胶)的样品,其氩气保持率比单密封系统提高37%。测试数据表明,当环境温度从23℃升至50℃时,硅酮密封胶的渗透率会增长2.8倍,这解释了标准为何严格规定测试环境参数。

合规建议包括:建立三阶段质量控制(原材料入场检验、生产过程巡检、成品抽样测试),建议每2000㎡生产量至少抽取1个1m×1m样品进行破坏性测试。对于高层建筑项目,应考虑增加紫外线老化预处理(1000小时QUV测试)后的气密性复测。通过系统化执行EN 1279标准,企业不仅能满足CE认证要求,更能显著提升产品在-40℃至80℃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。

推荐资讯

150999440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