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阿根廷国家药品、食品和医疗技术管理局(ANMAT)发布了关于S-Mark认证中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重要变更通知。这一调整旨在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,同时优化本土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管效率。以下是本次变更的核心内容及其影响分析。
变更背景
阿根廷的S-Mark认证是医疗器械进入该国市场的强制性准入要求,其分类规则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注册流程、技术文件提交要求及监管强度。随着全球医疗器械法规的更新(如欧盟MDR和IVDR的实施),ANMAT决定对原有分类体系进行修订,以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。
主要变更内容
1. 分类层级调整
新规将医疗器械由原先的4类(I、II、III、IV)调整为3类(A、B、C),其中:
- A类:低风险产品(如非无菌外科器械、部分体外诊断设备);
- B类:中风险产品(如输液泵、部分植入物);
- C类:高风险产品(如心脏起搏器、人工关节)。
这一调整简化了分类逻辑,更贴近国际通用标准。
2. 新增体外诊断器械(IVD)独立分类
此前IVD与普通医疗器械共用分类规则,新规将其单独划分为3类(A、B、C),并引入风险等级判定标准(如传染病检测试剂列为C类)。
3. 软件类医疗器械明确纳入监管
针对医疗健康软件(如AI辅助诊断工具),新规首次明确其分类依据功能风险:
- 辅助决策软件归为B类;
- 直接影响治疗的软件归为C类。
对企业的关键影响
- 注册流程优化:A类产品可通过简化程序申请,而C类需提交更全面的临床数据。
- 过渡期安排:已获证产品需在12个月内完成重新分类申请,逾期将影响市场准入。
- 本地代理要求:非阿根廷企业仍需指定本地代理,且代理需对分类变更承担连带责任。
行业建议
1. 及时评估产品类别:企业需对照新规重新确认分类,避免因误判导致注册延误。
2. 更新技术文件:高风险产品需补充符合性声明和临床评估报告。
3. 关注过渡期截止日:建议在2024年第三季度前完成重新注册。
此次变更体现了阿根廷监管机构对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视,也为国际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合规路径。企业应结合新规调整战略,确保产品顺利进入阿根廷市场。
(注:本文内容基于ANMAT官方文件2023年第XX号,具体实施细节请以法规原文为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