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火玻璃作为建筑被动防火系统的核心组件,其性能测试标准直接关系到火灾场景下的生命安全。澳大利亚AS 1530.4与欧洲EN 1364标准作为国际主流测试规范,对防火玻璃的耐火性能提出了系统化要求,但两者在测试方法和评价体系上存在显著差异。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两项标准的测试逻辑与技术要点。
AS 1530.4标准采用"耐火等级(FRL)"评价体系,通过三个关键参数定义防火玻璃性能:耐火完整性(Integrity)、隔热性(Insulation)和承载能力(Structural adequacy)。测试过程中,试样需承受标准时间-温度曲线(最高温度达1150℃)的加热条件,同时经受压力差和机械冲击的复合考验。其中完整性测试要求玻璃在受火面出现裂纹时,背火面不得产生持续10秒以上的火焰或棉垫点燃现象。该标准特别强调框架系统的整体性能,要求玻璃与框架必须作为组合构件同步测试。
EN 1364则聚焦于"耐火完整性(E)"和"隔热性(I)"两个维度,将测试分为单侧受火(Part 1)和双侧受火(Part 2)两种模式。其特色在于引入辐射热通量监测,当背火面平均辐射热超过15kW/m²或单点峰值超过20kW/m²时即判定失效。标准还规定了特殊的软管流测试(Hose Stream Test),在耐火测试结束后立即用高压水流冲击试样,模拟消防射流对受损结构的二次破坏。
两项标准的核心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:首先是测试样本尺寸,AS 1530.4要求最小测试尺寸为3m×3m,而EN 1364允许采用2m×2m的典型单元;其次是温度监测点布置,澳大利亚标准要求在玻璃表面布置5个热电偶,欧洲标准则增加至9个;最重要的是失效判据,AS 1530.4允许单点温度升高超过初始温度180℃(非承重构件),但EN 1364规定任何测点温升不得超过140℃。
在实际应用中,AS 1530.4更适用于幕墙等大尺寸安装场景,其测试结果能更好反映实际火灾中的结构行为。而EN 1364对辐射热的严格限制,使其在人员密集场所更具优势。值得注意的是,两项标准均要求测试机构获得ILAC互认资质,且测试报告必须包含详细的安装条件说明,包括膨胀缝处理、密封材料规格等关键参数。
随着建筑防火要求的不断提高,防火玻璃测试标准正呈现融合趋势。最新版的AS 1530.4已参考EN标准引入辐射热监测条款,而EN 1364-3:2021新增的"抗冲击性能"测试则借鉴了澳大利亚的机械冲击方法。建议工程选型时优先选择同时满足两项标准的产品,并特别注意框架系统的认证配套性。测试数据显示,双标认证的防火玻璃在120分钟耐火测试中,背火面温升可比单标产品降低15-20℃,这为人员疏散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(全文约8200字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