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主页 > 认证资讯 > 认证知识

产品中REACH高关注物质(SVHC)的通报阈值

发布时间:2025-05-12人气:

在欧盟REACH法规框架下,高关注物质(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,简称SVHC)的通报阈值是化学品合规管理中的关键环节。根据REACH法规第7.2条和第33条规定,当物品中SVHC含量超过0.1%(重量比)且年进口量超过1吨时,企业需履行通报义务。这一阈值设定既考虑了潜在风险控制需求,也兼顾了企业合规的可操作性。

0.1%的阈值标准源于欧盟对"物品中物质"的管控逻辑。该数值并非基于毒理学数据,而是参考了RoHS指令对有害物质的限制思路,旨在通过可量化的标准实现供应链透明化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阈值适用于物品中每种SVHC的单体含量,而非混合物总量。例如,若某产品含有两种SVHC,每种含量均为0.08%,则无需通报;但若其中一种达0.12%即触发义务。

1吨/年的总量限制体现了REACH法规"风险与规模挂钩"的原则。企业需统计所有相关物品的SVHC总进口量,包括不同型号、批次产品的累计值。实践中建议建立动态监测系统,当SVHC含量接近0.08%或年用量达0.8吨时启动预警机制。

通报阈值的特殊情形包括:

1. 复杂产品需按"可接触部件"单独评估

2. 回收材料中SVHC需追溯原始来源

3. 纳米形态物质适用更严格的标准

企业应对策略应包括:

- 建立供应链物质信息传递系统

- 定期更新SVHC清单筛查(目前共241项)

- 对高风险材料进行XRF或GC-MS检测

- 保留至少10年的符合性证明文件

2023年ECHA执法项目显示,38%的被查企业存在SVHC通报违规,主要源于阈值计算错误。建议采用"四步法":识别SVHC→计算物品含量→汇总年总量→判断通报必要性。随着欧盟绿色新政推进,未来可能将阈值下调至0.05%,企业需提前布局检测技术升级。

掌握SVHC通报阈值的精确应用,不仅能规避最高50万欧元罚款,更能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。建议结合欧盟SCIP数据库要求,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物质信息管理体系,将合规转化为市场优势。

推荐资讯

150999440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