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EC 60268-1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音频系统测量方法的核心标准,为音频设备性能评估提供了统一的测试框架。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声换能器、放大器及完整音频系统的测试,其科学严谨的测量体系已成为全球音频行业的技术基准。
标准首先明确定义了测试环境要求。测量需在消声室或半消声室进行,背景噪声需低于被测设备噪声15dB以上。测试温度应控制在15-35℃范围,相对湿度保持在45%-75%之间,确保环境因素对声学测量的影响最小化。
在设备配置方面,标准详细规范了测试信号源特性。要求使用总谐波失真低于0.1%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,频率范围至少覆盖20Hz-20kHz。测量麦克风需满足IEC 61094-1规定的1级精度要求,其频率响应平直度偏差不超过±1dB。
频率响应测试作为核心项目,标准规定了1/3倍频程扫频法。测试时施加额定电压的1/10作为输入信号,在20Hz-20kHz范围内记录输出声压级。要求高端音频设备的频率响应不均匀度不超过±2dB,专业级设备需控制在±1dB以内。
失真度测量采用THD+N(总谐波失真加噪声)指标。标准规定测试信号为额定输出电压的90%,在1kHz基准频率下,专业设备的THD+N应低于0.5%,消费级设备允许不超过1%。对于低频段(100Hz以下)和高频段(10kHz以上),允许适当放宽至基准值的1.5倍。
信噪比测试要求输入端接等效源阻抗,在额定输出条件下测量A计权噪声电压。标准将设备分为四个等级:AA级(≥110dB)、A级(≥100dB)、B级(≥90dB)和C级(≥80dB),对应不同应用场景的质量要求。
方向性测试采用转台法,规定以30°为间隔记录0°-360°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。专业扬声器的水平指向性偏差应不超过±6dB,垂直指向性偏差控制在±8dB内。测试结果需绘制极坐标图,清晰显示辐射特性。
标准特别强调了动态测试项目。包括瞬态响应(用方波测试)、互调失真(采用19kHz+20kHz双音信号)和相位响应测量。其中相位线性度要求中频段(200Hz-5kHz)相位偏差不超过±15°,全频段累积相位偏移应小于360°。
IEC 60268-1还规范了测试报告格式,要求包含:设备标识信息、测试条件明细、测量仪器清单、原始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。所有数据需注明测量不确定度,频率响应曲线需同时提供平滑处理和原始数据两种形式。
该标准2018年修订版新增了多通道系统同步测试方法,引入了32位高精度数字音频分析要求。同时强化了环境噪声的实时监测条款,规定测试过程中需持续记录背景噪声频谱,确保其不影响测量结果。
作为音频行业的通用语言,IEC 60268-1标准不仅提供了可重复的测试方法,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全球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。制造商依据该标准优化产品设计,检测机构据此出具权威报告,终端用户则能通过标准化的参数进行设备选型,形成完整的质量生态链。
随着空间音频、智能扬声器等新技术的发展,该标准持续演进,最新工作组正在制定包含波束成形、主动降噪等新技术的测试方案,预计2025年将发布包含沉浸式音频测量内容的更新版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