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主页 > 认证资讯 > 认证知识

高空安全带CE认证:EN 361和EN 358强度测试不合格

发布时间:2025-05-07人气:

近年来,随着高空作业行业的快速发展,高空安全带作为关键的个人防护装备(PPE),其安全性备受关注。在欧洲市场,CE认证是高空安全带进入欧盟的必要条件,其中EN 361和EN 358标准是评估安全带性能的核心依据。然而,在实际测试中,部分高空安全带产品在强度测试环节未能通过认证,这不仅影响企业市场准入,更可能对使用者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。

EN 361标准主要针对全身式安全带的整体性能要求,包括材料强度、缝合工艺以及动态冲击测试等。在强度测试中,安全带必须能够承受15kN的静态拉力至少3分钟,且无明显损坏或变形。然而,部分产品在测试中出现织带断裂、金属配件变形或缝线崩开等问题,主要原因包括:1)原材料质量不达标,如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不足;2)缝合工艺存在缺陷,针距过大或线迹强度不够;3)金属连接件选材不当,如使用低标号钢材导致承重能力不足。

EN 358标准则侧重于定位安全带和工作定位系统的要求,其强度测试需满足10kN的静态拉力。常见不合格现象包括腰带滑移、调节装置失效或D形环变形。这些问题往往源于设计缺陷,例如:1)腰带宽度不足导致压力分布不均;2)塑料调节扣的抗拉强度未达标准;3)金属环的热处理工艺不完善,脆性过高。

从生产环节分析,导致测试不合格的深层原因可能涉及:

1. 成本导向的原材料采购:部分企业为压缩成本,选用非阻燃或低强度织带;

2. 工艺控制不严格:缺乏对缝纫张力、针脚密度的实时监测;

3. 测试标准理解偏差:未考虑温度、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。

针对这些问题,制造商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:

- 建立严格的供应链审核制度,确保原材料符合EN 1891等辅料标准;

- 引入自动化缝制设备,保证缝合强度的一致性;

- 增加预认证测试环节,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。

认证机构的数据显示,2022年欧盟市场召回的高空安全带中,约32%与强度测试不合格相关。这不仅造成企业经济损失,更警示行业必须重视产品本质安全。未来,随着EN 361:2023新版标准的实施,对能量吸收器、舒适性等要求将更为严格,企业需提前进行技术升级。

对于采购方而言,在验货时除查看CE证书外,还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,特别关注:

1. 测试机构的欧盟公告号(如NB 0123);

2. 完整的测试序列号及对应标准;

3. 关键部件(如挂钩、织带)的单独测试数据。

高空安全带的强度性能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。通过深入分析EN 361和EN 358测试不合格案例,行业应建立从设计、生产到检测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,真正实现"坠落防护零失效"的目标。监管机构也需加强市场抽查力度,对屡次不合格的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,共同维护高空作业安全底线。

推荐资讯

150999440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