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东南亚地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电信设备的跨境流通需求显著增加。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(MCMC)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(IMDA)于2022年签署了认证互认协议,这一政策为区域电信设备市场带来了重大变革。
政策背景与目标
MCMC和IMDA分别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电信设备合规性的核心监管机构。过去,企业需分别通过两国认证程序,导致时间与成本双重负担。互认政策的核心目标是简化流程,降低企业合规门槛,同时确保设备符合两国技术标准。协议覆盖范围包括5G终端、物联网设备及部分无线电产品,但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设备除外。
互认机制的具体内容
根据协议,通过MCMC认证的设备在申请IMDA认证时,可豁免重复测试项目,反之亦然。企业仅需提交原始测试报告及符合性声明,审核周期缩短60%以上。例如,某品牌5G路由器在获得MCMC认证后,向IMDA提交申请的审批时间从常规的8周减少至3周。
技术标准的协调
两国在射频参数、电磁兼容(EMC)等关键指标上已实现标准对齐。马来西亚采用MS IEC 62368-1安全标准,而新加坡则以IMDA TS CD-SEC为基准,双方通过技术工作组定期比对差异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加坡对SAR值(电磁波吸收比率)的要求更为严格,部分设备可能需补充测试。
企业的实际获益
1. 成本优化:重复测试费用可降低40%-50%,尤其利好中小企业;
2. 市场准入加速:双认证周期从平均6个月压缩至3个月;
3. 供应链灵活性:制造商可集中生产符合双重标准的产品。
挑战与注意事项
尽管政策利好显著,企业仍需注意:
- 标签要求差异:马来西亚强制使用MCMC标识,新加坡需同时标注IMDA编号;
- 售后监管:两国均要求建立本地化合规追溯体系;
- 动态更新:2023年起,IMDA新增网络安全附加条款,需同步更新技术文档。
未来展望
此互认模式有望扩展至东盟其他国家,泰国NBTC与印尼SDPPI已表示关注。专家建议企业建立预审机制,利用互认政策布局区域市场,同时关注越南、菲律宾等新兴市场的标准演进。
(全文约9000字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