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塑料餐具必须通过CE认证,其中EN 1186和EU 10/2011是两项至关重要的迁移测试标准。这些测试旨在评估塑料材料中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含量,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。
EN 1186标准主要针对塑料材料的总迁移量测试。该测试模拟塑料餐具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与食品接触时,可能释放出的非挥发性物质总量。测试过程中,样品需要在特定温度(通常为40°C、70°C或100°C)下与食品模拟物接触,持续时间从10分钟到10天不等。总迁移量限值为10mg/dm²或60mg/kg食品。
EU 10/2011法规则更为详细地规定了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特定物质的迁移限值。该法规列出了近900种允许使用的物质清单,并对每种物质设定了具体的迁移限量。特别关注的是重金属、塑化剂、初级芳香胺等有害物质的特定迁移量。
在实际检测中,塑料餐具常见的超标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塑化剂(如DEHP、DBP等)迁移量超标
2. 初级芳香胺释放超标
3. 重金属(如铅、镉)溶出量超标
4. 总迁移量超过10mg/dm²的限值
5. 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量超标
造成这些超标的主要原因包括:
- 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,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回收料或添加剂
- 生产工艺参数控制不当,如温度、压力等
- 产品设计不合理,导致局部材料过度受热
- 储存条件不当,导致材料提前老化降解
为避免迁移测试超标,生产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:
1. 严格筛选原材料供应商,确保使用食品级原料
2. 优化生产工艺,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
3. 加强过程质量控制,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
4. 进行预测试,在产品开发阶段就评估迁移风险
5. 建立完整的可追溯体系,确保每批产品的合规性
对于已经出现超标问题的产品,企业应:
1. 立即停止销售并召回问题产品
2. 分析超标原因,从源头解决问题
3. 改进配方或工艺后重新送检
4. 加强员工培训,提高质量意识
值得注意的是,欧盟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监管日趋严格。2023年起,欧盟实施了更严格的塑化剂限制,将DEHP等四种邻苯二甲酸酯的限制从0.1mg/kg降低到0.01mg/kg。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重视产品的合规性。
除了EN 1186和EU 10/2011外,不同国家还有额外的要求。如德国LFGB要求额外的感官测试和重金属溶出测试,法国DGCCRF有特定的甲醛释放限制。因此,出口企业需要全面了解目标市场的具体要求。
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,可降解塑料餐具市场快速增长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即使是可降解材料,也需要符合相同的迁移测试要求。企业不能因为材料环保就忽视食品安全方面的合规要求。
总之,塑料餐具CE认证中的迁移测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。企业必须重视EN 1186和EU 10/2011的要求,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,才能确保产品顺利进入欧盟市场并长期稳定销售。